赵瑜对于叶君谦虚的话语,如晶石般璀璨的眸子闪过一抹欣赏。
“徐先生捐款百万,更提出以工代赈计策,救活鲁郡几十万人,于百姓有大恩,担得起先生二字。”
张太傅也是深以为然的点点头,感触很深。
“若是没有徐先生慷慨解囊,这鲁郡几十万百姓就难了。”
“徐先生心怀大义,我等理当喊你一声先生。”
叶君微微一笑,依旧表现的很是谦和。
“我不过是捐了点钱,想了个办法而已。”
“而真正远赴鲁郡,不辞辛苦执行救灾的,还是张太傅跟赵兄你们。”
“那些百姓真正要谢的,应该是你们。”
登时,众人对于徐长卿的好感直接拉满了。
如此谦逊有加的年轻人,又不居功自傲,实在是难得。
张太傅又笑着向叶君介绍旁边的人。
“徐先生,这是老夫的至交好友黄图文,十九年的时候中了进士,从此踏上仕途,曾担任过翰林院编修一职。”
“后来,图文因为不满曹国舅贪赃枉法,上疏弹劾,反被陛下多次驳回,更被下令不得上书。”
“他心灰意冷之下直接辞官,这些年一直在教书育人。”
叶君翻了翻白眼。
这的确是狗皇帝能干出来的蠢事。
他又看向那位满身正气的清瘦中年,表现的很尊敬。
“见过黄先生。”
翰林院可不是个普通部门,乃是“储相”之地,真正的干部储备基地。
这黄图文有拜相之资,最次未来前途也是六部尚书,可他遇到不公之事,不惜付出自己的前途。
这,可是个忠良之臣啊!
黄图文朝着叶君摆了摆手,笑容和善道:“跟徐先生救活鲁郡几十万人相比,我可担不起你一声先生。”
叶君哭笑不得。
这些人也是个执拗人,罢了,不纠正了。
随后,张太傅又继续向叶君介绍身边的人。
“徐先生,这是姜兄姜良辰,二十八岁时科考进入二甲,他先后担任过刑部主事、庐陵知县,后迁入大理寺当右寺丞,有大才啊。”
“只可惜,他在查誉王侵田一案被陛下罢官了。”
“自此之后,他再不入仕途。”
闻言,叶君立即肃然起敬。
连当朝王爷的案子都敢查,这是个刚正不阿的好官!
“姜先生,有礼了。”
姜良辰也温和一笑,冲着叶君展现出极大的善意。
紧接着。